技术文章

Technical articles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气体渗透膜透过率测试仪使用流程

气体渗透膜透过率测试仪使用流程

更新时间:2025-08-13点击次数:22
  气体渗透膜透过率测试仪是评估薄膜材料气体阻隔性能的核心设备,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、医药屏障、电子器件封装等领域。其使用流程需严格遵循标准化操作规范,以确保数据准确性与重复性。以下是典型设备的完整使用流程:​
  一、前期准备与环境控制​
  1. 环境适配:实验室需保持恒温恒湿(建议温度23±2℃,湿度50%±5%),避免温湿度波动影响膜材性能;工作台面需平稳无振动,远离强电磁干扰源。​
  2. 仪器自检:开机前检查电源线、气路管线是否完好;开启主机后执行系统自检程序,确认压力传感器、流量控制器等关键部件正常工作。​
  3. 样品预处理:待测薄膜需裁取直径与测试池匹配的圆形试样(通常Φ50-100mm),用无水乙醇擦拭表面以去除油污,置于干燥器中平衡24小时以上,消除吸湿或应力残留。​
  二、样品装夹与系统密封​
  1. 安装样品:将预处理后的薄膜平整夹持于测试池上下腔之间,注意避免褶皱或张力过大导致形变;对于多层复合膜,需确保各层贴合紧密无气泡。​
  2. 气密性验证:关闭放气阀,向测试池充入惰性气体(如氮气)至设定压力(如0.1MPa),保压5分钟观察压力表示数变化。若压降超过允许值(一般≤0.5%),需重新装夹或更换密封圈。​
  三、参数设置与测试启动​
  1. 条件设定:通过触控屏输入测试参数:①测试气体类型(如O₂、N₂、CO₂);②上游压力(根据标准选择低压差法或高压差法);③下游真空度(通常为绝对压力<10Pa);④测试时长(至少30分钟以达到稳态渗透)。​
  2. 基线校准:空载状态下运行空白试验,记录本底渗透速率用于后续数据修正;部分设备支持自动扣除空白值功能。​
  3. 启动测试:确认参数无误后启动测试程序,仪器自动进入梯度升压-稳压-数据采集阶段。实时监控压力曲线与渗透流量变化,警惕突发泄漏导致的异常波动。​
  四、数据采集与分析处理​
  1. 动态监测:测试过程中同步显示上下游压力、渗透气体流量随时间变化曲线;当渗透速率趋于稳定(连续5分钟内波动<2%)时,判定达到稳态渗透阶段。​
  2. 结果计算:依据GB/T 1038-2000或ASTM D1434标准,采用体积法或质量法计算气体透过系数(P)、透过率(GTR)等参数。现代仪器可自动生成报告,包含原始数据、拟合曲线及统计误差分析。​
  3. 重复验证:同一样品至少进行3次平行试验,相对标准偏差应<5%;不同批次样品需交叉验证,确保结果一致性。​
  五、测试后处理与设备维护​
  1. 卸样清理:测试完成后缓慢泄压至常压,取出样品并清洁测试池;若测试腐蚀性气体(如H₂S),需用专用溶剂冲洗气路。​
  2. 设备保养:定期更换真空泵油、干燥过滤器滤芯;校准压力传感器(每年至少一次);检查气路接头密封性,必要时更换O型圈。​
  3. 数据存档:将测试报告导出为PDF/Excel格式,标注样品编号、测试条件及操作人员信息,存入数据库备查。​
  六、注意事项​
  - 严禁超压运行(不超过仪器最大耐受压力的80%);​
  - 易燃易爆气体测试需配备防爆装置及通风系统;​
  - 有机蒸气渗透测试需配套冷凝回收系统,防止环境污染。​